欢迎访兴宁市妇女联合会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兴宁市人民政府网
今天是:
吼完孩子就自责?“我懂。”
浏览次数:598作者:来源: 金诺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8-24 16:25
前段时间,我们做过一个讨论:《你冲孩子发过脾气吗?》,留言触目惊心。
有情绪崩溃,后悔生孩子的:
也有对孩子施加冷暴力,内心无助又后悔的:

小编很想对你们说:这些感觉,我懂。
这种抑制不住大吼大叫的冲动,小编也深刻体会过。

因为孩子不好好睡觉,火冒三丈;因为孩子咬乳头屡教不改,恼羞成怒。
孩子大一些,有了自我意识,家长欣喜的同时也很烦躁:为什么凡事都要对着干?为什么老是跟我说“不”?啊啊啊啊啊!真是一头恼火!
你以为发完脾气一切就好了吗?
并不。
事情往往变得更糟糕!孩子委屈,家长自责。

那么,你可曾仔细想过:
为什么我总是忍不住冲孩子发脾气?
真的是因为孩子爱哭、黏人、不听话?
明知自己会后悔自责,为什么压抑不住冲动?
 
原因一:你太累了(身体)
不得不说,养育孩子是对家长身心的双重考验。
无论是初为人父(母)时,手忙脚乱的适应期,还是一边应付精力充沛的孩子,一边料理家事公务时的焦头烂额……这种状态和单身(恋爱)时的逍遥相比,压力是排山倒海的。
 
睡眠不足
可能是所有家长遇到的头号难题。
月子里,母乳喂养的宝宝平均每3个小时醒一次,换纸尿裤喂奶拍嗝儿哄睡轮番折腾一遍,好,睡2个小时以后,再循环往复……
如果拥有“天使宝宝”,很早就能“睡整觉”,自然是幸运的。
如果,孩子是个“小睡渣”,呵呵哒!
科比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算什么?!
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脾气会变暴躁。
如果家长已经被孩子折腾到筋疲力尽,冲孩子发脾气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建议解决方案:
感觉身体被掏空,赶紧补觉,别沉迷手机!
戒奶睡!当初贪图一时方便,谁知后来于孩子健康,于自己睡眠,百害无一利。
一些针对宝宝的睡眠习惯培养,可能会有帮助。
孩子对妈妈情绪感知力惊人,妈妈越焦虑,孩子越难哄,先处理心情,再处理哄睡。
宝宝毫无困意?行!那就陪TA玩吧!有时不妨放下执念。  

连轴转,没有缓冲 
尽管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再次引发“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两大阵营的互相攻击。
但说实在的,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谁不是每天都在连轴转呢?大家的一天,很可能是这样的:
“好K”真的不是小编做图时的疏漏,而是……当了妈才懂得,“和你聊天没下文,不是我对你有看法,而是我真的困!爆!了!”
不止是妈妈连轴转,没有缓冲,没有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长辈因为身体素质不好,连续带娃,也是扛不住的。大家都有怨言是在所难免的:
 “我为什么要生孩子?!是唱K不开心,还是追剧不逍遥?!”
“我的命怎么那么苦!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每个人都围着孩子转,有谁问过我一句‘你开心吗?’没有,你们只关心孩子。” 如果这些因为忙碌和压力而滋生的怨言找不到出口,没有反抗能力的孩子,往往成了家长发泄不良情绪的“替罪羊”。
建议解决方案:
学会和家人分工,“求助”和“示弱”并不丢人。
若有可能,争取每周能“调休”若干小时,看想看的电影,买想买的衣服!
放弃追求完美,偶尔偷懒并不代表你就是“坏爸爸”、“坏妈妈”!
没心情做菜,今天就叫外卖吧!没力气打扫,就想一想“过于干净的环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制作辅食有技巧,高汤解冻下面条,偶尔简餐也无妨。
放手让孩子独自玩一会儿,并不是狠心,反而有助于培养“专注力”呢!  

原因二:你孤立无援(心理)
如果上文所说的各种“累”是身体上的,那么,“孤立无援”,这种心理上的悲壮感,更容易把人击垮。
 
没人分担育儿重任
“丧偶式育儿”,一个被讨论滥了的话题。有太多育儿文章分析过父爱的重要,指导过如何鼓励爸爸们参与。
不过,“男主外,女主内”的固有思想深深根植在一些爸爸的脑子里,转发文章给他们,他们往往很抗拒,“我赚钱养家还不累么?”“天天告诉我怎么做怎么做,烦不烦?”
最让妈妈们绝望的是,他身边的人,很有可能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建议解决方案:
从陪伴产检开始,让他早点进入“爸爸”的角色。
不要因为“宝爸”一开始做得不好,就剥夺他分担的机会,要允许他适当犯错。
学会放手、放权,让“宝爸”独立承担,获得成就感。
对“宝爸”的任何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  

育儿理念分歧
简单来说,主要是和长辈的沟通成本太高!
你说“辅食不能加盐”,长辈说“不吃盐没力气”;
你说“发烧了不要捂”,长辈说“捂出一身汗就好了”;
你说“不要给孩子喂果汁”,长辈说“孩子嘴里没味儿”……  
针对尤其是和长辈的育儿理念分歧,小编一直认为:
“工夫在诗外”!
永远不要以为这些分歧,只产生在育儿领域,那是因为你们的沟通和相处方式一直存在问题。
没有孩子的时候,大家或许能保持“明面儿上”的礼尚往来。
有了孩子,育儿大权是争夺还是下放,如何说服对方、化解矛盾,怎么照顾所有人的情绪、需求和利益,个中复杂程度,绝对不亚于经营一家公司!
建议解决方案:
平时注意和长辈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
意识到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局限,你也不例外。
无伤大雅的小事,别斤斤计较,无需争个你死我活。
关乎原则的事,要坚持,利于树立长辈对你能力的信心。
长辈不是保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长辈亦有尊严,理应得到尊重。
世事难两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无论是保姆还是长辈带,都不可能100%按照你的意愿实施(请参考职场上甲方的“迷之需求”)。
每个人都爱听好话,平日嘴巴甜一点,没有坏处。
急事,慢慢说;大事,想清楚说;小事,幽默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说;没有的事,不要胡说;伤人的事,不说……  

原因三:你有点迷茫
孩子“不听话”
“道理讲了千万遍,孩子就是不肯听。你说我急不急?”
“在外面吃饭,让他不要大喊大叫,我软硬兼施,根本没用!”
“一堆事情没做呢,让孩子赶紧睡觉,他偏不睡!就跟我对着干!”
到底要怎么做,孩子才能“听话”?为什么孩子总是“屡教不改”?
冷静地想一想:我们可能误解了孩子!身为家长,我们太自私执拗,控制欲太强了!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出,“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为若想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
大多数时候,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许多家长对儿童发展了解的不够,就把与孩子年龄相称的行为当成了不良行为或挑衅。
有些孩子会表现得不怎么在意家长的指令,有时是对指令置若罔闻,有时则是故意和指令对着干。这是孩子独立意识的表达方式——他想自己做些决定,无关对错。孩子也常因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忽略了周围的环境,从而没有听清家长的要求;当然,他偶尔也用漠视指令的方式突显自己的重要性。
建议解决方案:
孩子“不听话”,家长不妨先反思“自己的指令或坚持有没有意义”,“以孩子的月龄,能听懂并理解吗?”
指责没用,转移注意力可行吗?
孩子总爱翻抽屉,屡教不改,太危险,那你为什么不把危险物品收起来?
孩子不肯睡觉,是不是白天为他安排的运动量不足?
孩子抵触家长的安排,有没有耐心问过他,“为什么?”
孩子发脾气不讲理,有试过站在他的立场倾听并接纳吗?
孩子委屈想要抱抱,花几分钟,安慰一会儿,会损失什么?  

“我”的未来在哪里?
这种焦虑可能在“全职妈妈”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
谁不知道即使是全职妈妈,也应该“充电”,不能和社会脱节呢?
“不和社会脱节”,并不是看看新闻了解热点而已,而是获得和年龄相匹配的为人处世能力,有心回归职场的,还得深入了解行业动态。
然而天天带孩子,时间被琐事占满,精力上,没有强烈的信念,一般人真的很难兼顾。尤其是事业心比较重,或者前后落差大的妈妈,怨念也就更深。
建议解决方案:
和老同事保持联系,了解行业动态,留意合适的工作机会。
为自己建立回归职场的规划,根据家庭条件,灵活调整。
利用碎片时间,保持学习,自我增值。
结合自己的专业或特长,考虑兼职,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为未来的履历增色。
活在当下。  

原因四:你的原生家庭
心理学里,常把人的个性和生存状态与她的原生家庭联系起来。
翻看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你会发现,“原生家庭”已经成了众矢之的,很多人似乎像是给自己的不幸找到了源头。
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换句话说,人生其实就是不断突破和成长的过程,童年不是决定人生的枷锁和终点,决定我们人生方向的,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们自己。 
建议解决方案:
和父母和解,理解他们的局限和难处。
不要将原生家庭的影响,当做自己拒绝成长(改变)的借口。
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让自己更加豁达。
“让一切到此为止,一切从我开始。”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
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壹心理:《对不起,从来就没有好的原生家庭》

小编说
其实,每个人都有脾气,都有情绪。
让孩子知道,“妈妈(爸爸)生气了”,有利于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但是别忘了:
 
  1. 家长毫无原则,频繁地发脾气,对孩子来说,会形成精神压力。
  2. 孩子在模仿你处理情绪的方式,不想恶性循环冤冤相报,赶紧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