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2194作者:来源: 金诺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6-15 10:45 |
多少人奋力拼搏只为跳出农门,多少人以走出大山为荣耀。然而,有这么一个人,她却在历经风雨见到都市的彩虹时,毅然放弃一切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再次成为“农民”!是什么样的情怀让她念念不忘大山?让我们一起探寻返乡创业大学生、青年党员张雪莲的故事。
走出苦难见彩虹
张雪莲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源清村,父母都是当地农民,一家人靠土地为生。在她11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本来贫穷的家庭失去了顶梁支柱,生活更加艰苦。为了生计,她母亲背井离乡到惠州一家制衣厂做清洁工,留下她和哥哥分别跟着奶奶、舅妈住。为了把读书的机会留给雪莲,哥哥放弃了学业。2002年,她如愿考上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专业。在学校,雪莲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努力进取,连续四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拿二等奖学金,并于2004年5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雪莲以优异成绩毕业,经专业老师直接推荐到广州一家大型的蔬菜种子公司上班。曾经的苦难练就了她坚韧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品性,从仓库管理到业务主管的升迁,她只用了三年时间,工资从原来的1500元/月升到后来的15000元/月!母亲与哥哥的付出,自己多年的奋斗,终于有了回报,曾经在大山里哭泣的小女孩,终于在大都市站稳了脚跟!
近乡情怯思变迁
雪莲是个孝顺女,虽然身在大都市,一有时间就会回老家看望年迈的母亲。对于曾经养育了自己的家乡土地,雪莲也有说不出的热爱。每次回乡,看到村里的农田逐年荒废,长满了野草,群众还是那样贫困,艰难度日,雪莲的心里总会隐隐作痛。这种痛感,每回一次家乡就更显清晰。回到工作中,又更受刺激:雪莲从事的就是现代农业,因为业务需要,她经常要跑全国各地的蔬菜产业地。每当看到很多类似自己家乡的土地也能做出成规模、上档次的蔬菜产业,她就会想到家乡那些被弃耕的田地;每当看到别地的农民可以那样轻松地在家门口享受现代农业带来的实惠,她就会想到家乡村民依靠锄头、簸箕辛苦劳作的场景……近乡情更怯,愈回乡,她就愈感到要做些什么事情。慢慢地,一个想法在她的心里渐次成形:家乡有地理优势,离珠三角只有300公里左右的路程,交通也便利;自己有专业优势,做种子业务的时候,积累了不少人脉,包括大菜场、大批发市场、甚至是出口港澳台的商人都非常熟悉,产品不愁销路;村里有土地和劳力优势,那么多自己了解的土地和熟悉的人,所谓地利人和……有这些条件,为什么不回乡做点事情,为什么不回去带领村里人一起致富呢!雪莲本就是个敢想敢干的人,心里想法一旦破茧,马上就开始了行动:她立马跟身边负责农场技术和广告策划的两个同事(也是同学)商量,三人一拍即合,有技术、有销路,有热情的一个团队,就这样成立了!
艰难起步冲重围
说干就干,雪莲团队在2014年1月就辞去了让很多人都羡慕的白领工作,回到家乡源清村,租下了一百多亩地,准备种植朝天椒。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创业之初遭遇的困难却是他们无法想象的:首先是来自家庭的压力。他们三人都遭到家里老人的强烈反对,特别是雪莲的妈妈,她说自己种田一辈子已经种怕了,辛辛苦苦把孩子送出农门,到头来还要回来村里种田,不体面不说,可怕的是难度太大了,前途未知。因为这个分歧,雪莲和妈妈都苦口婆心地想说服对方,甚至红了脸;其次是自然条件的恶劣。源清村属于梯田结构,许多排灌系统由于多年无人耕作已经荒废,下大雨会把作物都冲垮,不下雨又非常干旱,加上田地零碎,道路不好走,仅开荒工作难度就很大。然后是交通的问题,村里离镇上约10公里左右,离兴宁城约50公里左右,道路属于盘山公路,弯多且急,超过十吨的车没办法进入,大吨位的车进不去,只能靠农用车再一车一车倒运,会增加很多人工与运输成本......困难接踵而来,也许一般人会趁没有开始打了退堂鼓。然而,雪莲却没有退却,心中有梦想,艰难险阻又何妨!在她坚定信念的感染下,她的两个合作伙伴也没有退缩,决定陪她一起战斗:家人总是最亲的,现在不理解,终究会理解自己;自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雪莲做出了详细的计划,组织一批工人先开荒,已经板结的田地请来村里所有的牛,一块田一块田去犁。单犁田就用了半个多月时间,花费近3万元,损耗了6张犁。犁完地之后再用拖拉机打碎,再叫工人起陇,盖膜。排水的“八”字型水沟修了,蓄水的陂头建了,至此,雪莲的农场终于有了模样!而在这过程中,基本每一样活她都亲身参与,从一个城市白领真正变成了农民,晒得像个非洲人,手也起满了老茧。妈妈见到她们的决心,也只能默认了。
撒下希望待起飞
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雪莲的指导下,农场的首批作物--朝天椒终于种下去了!由于雪莲和同事们在这方面都具有很成熟的技术,加上村里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无污染源,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朝天椒生长,所以,一经种下,朝天椒的长势就非常喜人。很快,就到了辣椒成熟的季节。这时候,村里无论男女老幼都成了农场的工人,最多的时候有30几个人在田里摘辣椒,已经进城的村民也带着小孩趁着暑假回来采摘。为了让村里的剩余劳动力都有收入,也为了公平起见,农场实施按斤算工钱,一斤一元工钱,一般劳动力每天可以摘80-100斤,老人小孩相对少些,但都能有份收入。于是,村里的人都来田里摘辣椒了,不再像以前农闲时那样聚在一起打牌。不用离开家就有收入,村民脸上都笑开了花,大家在田里一边干活一边聊天,村里又回到了以前那个热闹、融洽的时代了。而这些,正是雪莲所期待的,是她毅然回乡创业的根本目的!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到这么多的村民,雪莲感觉所有的艰辛都是浮云,心里充满丰收的喜悦。当然,自己也是有收获的:朝天椒是从东南亚国家引进来的,长大概7厘米左右,够硬实,颜色非常鲜红,上市即受到追捧,平均一年的价格约5元/斤左右,产量2000斤左右,一亩产值达10000元以上,远远高于村民种植水稻2000元/年的收益。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农场的收入也指日可待了!
迎来收获旭日升
历经艰辛,飞回深山的金凤凰终于迎来旭日曙光:随着朝天椒红红火火的市场,农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许多困难也在有关单位和好心人的帮助下逐渐解决了:兴宁市妇联在雪莲创业之初最困难的时候,特地到农场考察,当知道农场因为干旱遭受重创时,便帮她申请了妇女小额贷款贴息项目,用于投入自动喷灌、滴灌装置,从而最大程度上节省了用水,节省了用工成本,解决了最实际的困难;同时,为了充分肯定她返乡创业的精神,帮她做好宣传工作,妇联还联系了报纸、电视等相关媒体,为她做专题报导,引起社会反响,让她们受到更多关注与鼓励;当地党委、政府也尽可能地帮她解决水利问题,给予了资金支持;还有本村及周边村的村民, 也都给予了她们许多实实在在的帮助……目前,农场的朝天椒已经接了很多订单,规模扩大到280亩左右。雪莲趁热打铁,注册“成立了兴宁市源清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提供农资,技术,发展其他村的农户一同参与种植朝天椒,并与农户签订保底价格3元/斤包销。农户的参与性积极非常高,目前参与种植朝天椒的农户达到20户,种植面积约120亩。“预计往后种植朝天椒的面积还将不断扩大,我们的目标是利用5年的时间,将罗岗镇打造成辣椒镇,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把我们的产品推向更加广阔的市场”,这就是雪莲的梦想!
雪莲的创业故事,让我们相信:只要有梦想,就会有飞翔的希望!让我们祝福这只飞回深山的金凤凰能飞得更高,更高!